中国人这样过元宵

来源:www.zhufudq.com 时间:04-29 责编:147小编 人气:

 

农历正月十五是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元宵节的历史源远流长,秦朝时已有雏形。司马迁所创"太初历"中,它被确定为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气。汉魏之后,元宵节更是逐渐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民俗节日。古人称夜为"宵",正月为元月,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按民间习俗,这一天还是春节节庆活动的终结,所以更显格外隆重。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我国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有的说元宵节起于东汉时期。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皇室引俗,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逐渐演变为一个重要节庆;有的说元宵节始于西汉平定"诸吕之乱"。吕后死后,刘氏宗亲在这一天把政权从吕氏家族手中重新夺回到刘氏家族手中。新皇帝刘恒,就是汉文帝便在每年的这一天大宴群臣,并微服到民间赏景观灯,与民同乐,以志纪念。长此以往,正月十五便成为一个普天同乐的民间节日;还有一种说法。元宵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好热闹欢乐,但正月十五这天是一个满月夜,故以人间燃灯以补星稀之缺……另外,民间还流传着一种神话传说。远古时期,有一只神鸟飞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便派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报复。所幸天宫中一位善良的仙女,冒死把这灾讯透了出来,人们便在正月十五日的前后三天,家家门前挂红灯,户户燃放烟花火炮,天兵误以为人间已经烧起来了,便未行放火之事,从而避免了一场天灾。为感念仙女之情,人们便年年在元宵节挂花灯,放烟火、鞭炮。传说固然美好,但毕竟只是传说。元宵成节的根本原因与民间的众多图腾一样,本质上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无赖与逃避。蒙昧时期,人们无力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便想象着在广袤无垠的天上有一个让人向往,充满快乐,没有痛苦的世界。十五之夜,月明星稀,人们便以地上的万家灯火代替点点繁星,期盼着把"神仙世界"引入到人间。元宵张灯的做法,开始在少数富户人家进行,一仿十,十仿百,最终形成了元宵节。正因为元宵节承载着人们这么多的美好愿景,所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元宵节十分隆重、热闹,其活动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因族、因地有很多不同。但一些基本形式却是全国共同的。元宵节习俗自古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为主。人们张灯的目的是为了观赏,所以又叫赏灯。灯期有长有短,往往因时代不同时有调整,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从正月十三起便搭建灯棚、鳌山、牌楼等,开始了张灯结彩、燃放烟火、表演节目等活动,到十五日的"正灯"时,各种表演、娱乐以及赛花灯等活动便达到顶峰。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有一首《上元诗》真实地描绘出了旧时北京的元宵之夜:"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而芜湖《花街民谣》:"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日卖竹器,正月花灯出,晚上灯点亮,疑是天仙处"不仅反映了江南旧日元宵盛景,也折射出江南的商业气息。绚烂的灯火里自然少不了年轻人。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怀春女孩终于可以盛装出游,多情男子也得以有机会在万花丛中肆意追逐。宋代欧阳修有诗《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动地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一夜风流后,对难以续缘的情人的思念之苦;辛弃疾"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描绘了少男对钟情的少女,失而复得后的惊喜……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赏灯还派生出一个雅俗共赏的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也叫灯虎。人们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中者会得到一些奖励。猜的过程中,既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启迪自己的智慧。如今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常在节庆和团建活动中见到。我国南京在1979年曾举办九城市灯谜会。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这是我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元宵节当然与元宵有关。元宵,一般叫汤圆,江南称为"汤团",苏州人称为"圆子"、杭州人称为"上灯圆子"。人们将糯米细粉糅合后,包入核桃仁、芝麻、豆沙、玫瑰和桂花、白糖等料,包合制作成形如球状的"汤圆"而食。那时,明都尚在南京,其配料、口味颇有江南之风,口味以香甜为主。随着朱元璋定都北京,吃汤圆的习俗随之传遍大江南北。各地人民结合本地实际对汤圆的口味进行了改良,几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作为内容物,从而形成了有着各种不同地域特色的汤圆。在四川等地还有以腊肉为馅的,北京等地干菜也可以为馅……"汤圆"本不叫"汤圆",因其在元宵夜而食,被称为"元宵"。但袁世凯称帝后,听人叫卖"元宵",便疑为"袁消",意即袁世凯要灭亡,乃下令禁叫元宵。人们便以形赋名,改称为"汤圆",借谐音讨"团圆"的口彩。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家人团圆往往是一种奢侈,"阖家团圆"便是人们最美好的向往和祝愿。所以,无论南北,正月十五吃元宵,以求全家团圆和睦,便为时尚。现在,一年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更是给中国的"团圆"文化做了最好的诠释。有的地方还流行一种"摇元宵"的习俗。将做好的馅心,放在大箩中的干粉上不停地摇晃,粉上粘粉,越滚越大,寓意着"大团圆"。"闹元宵",主要就是"耍龙灯",也称"舞龙"、"龙灯舞"。这是最常见,最大众,最具特色的"闹"。这些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节后,春耕开始,为了祈求来年的好收成,人们便通过"舞龙"来让传说中呼风唤雨的龙翻滚起来,行云布雨。"舞龙"在汉代就已相当普遍,并有"单龙"和"双龙"之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舞龙"更是常见。"舞狮"的习俗同样源自人们对大自然的膜拜、屈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的狮子是古人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的"神兽",加之狮、事同音,从三国时期起,民间便逐渐形成通过"舞狮子"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的习俗。南北朝时这个习俗开始流行于全国,并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南、北两种表演流派。还有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也属于流传甚广,比较大众的活动。此外民间还有其它一些流行于局部地区,比较小众的习俗。比如,"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以驱病除灾;有些地方的妇女们还有在这一天的早上"摸门钉"的习惯,以求多生子女,人丁兴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节庆文化的背后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江南富庶地的苏、杭,宁波,以及帝都开封、北京等地的节庆氛围就远比比贫瘠蛮荒之地更为丰富,而富人们的"玩法"也会比穷人更为多样。苏轼《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玉炉香。伺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展现了帝王之家节日里的恢弘尊严,不凡气势。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为生计而奔波的普通人民,面对"高消费"的节日,往往又是另外一种心态。"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则是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元宵节正从家庭走向社会。不论元宵、彩灯、烟花如何变化出新,它们所承载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wIU祝福大全-你的生活祝福语祝福网页大全

wIU祝福大全-你的生活祝福语祝福网页大全